朗坤是有历史表厂,产品跨度很大,从西铁城、ETA到自制机芯都有。低端朗坤用的都是西铁城的机芯,做工不错,性价比不高。
齐柏林是德国的小厂,没什么历史,以前用俄罗斯和日本的机芯,08年俄罗斯机芯停产,就全部用日本机芯了,做工也很好,性价比一般,较朗坤略高。
总体来看,两家的机芯都有一定打磨,打磨程度根据表款相差很大,偶有个别表款没有打磨,不是纯粹装个表壳就卖的表厂。
成都。
1925年,ache&co由两位年轻的德国制表师Fiedaache和dwigHmme在德国手表设计和制造重镇普福尔茨海姆(Pfozheim)创立。朗坤(aco)这个名字正是从ache和co的第一个音节衍生而来。公司建立初期,致力于精密腕表部件生产。从1933年起,朗坤开始生产一系列高品质的腕表机芯。
德国老牌子了,不是什么高档表,但是很有名气,主要是因为它和其它四家表厂中标了二战时期B-h计划,能被这个计划选中的手表供应商在产品的精度和可靠性上位居世界领先,但事实上,并不代表这些表厂的技术在当时最先进,因为5家中标表厂中,有4家表厂提供的产品是怀表机芯改中央秒轮,B-h计划要求中央秒针,要达到高精度高稳定性,怀表机芯因为尺寸大,加工工艺难度小,相对容易做到这个苛刻的标准。另外4家表厂分别是万国、朗格、Wempe和stowa,万国和朗格都是非常高端的品牌,Wempe是德国高级珠宝和钟表商,它的航海天文钟很有名,并和朗格有过合作,定位在万国之上。aco能和这3家表厂一起中标,一下子拔高了自己的全球知名度。aco和stowa有过资本上的合作,一度使用同一机芯厂,当时aco的机芯都是自产的,stowa一部分使用aco的自产机芯,一部分使用瑞士nitas机芯厂的机芯。战后aco一直使用自产机芯,直到石英危机。现在朗坤已经不在生产自产机芯,除了少量限量版手表用的二战前后库存自产机芯,手工再打磨(价格都在6位数),其余基本都是瑞士ETA机芯和西铁城的miyota机芯。总体来看,朗坤现在量产表款主要为中高端一款(ETA6497改中央秒轮的55mm大飞行员表),中端ETA机芯款式,低端西铁城的miyota机芯。朗坤手表定价一直偏高,没有性价比。但是它使用miyota机芯的低端表款把飞行员表的门槛降到了2000左右。这个价格是目前市面上可以买到最便宜的B-h计划飞行员表厂的产品,万国和stowa都没有这么便宜的款式。二战过程中,aco独创了内外圈刻度飞行员表,又称为飞行员表B款盘面,这个其它4家供应商都没有生产和投入使用,所以追溯B款飞行员表的历史只能是aco。朗坤入门款主要就是miyota 821A,这款机芯是低摆频机芯,稳定性不如瑞士ETA2824,不过精度都差不多,这款机芯还有一个缺点,会存在跳秒可能,不过跳秒并不影响走时精度。aco也有miyota9015的表款,这颗机芯摆频和ETA2824一样,比2824薄,比ETA2892(ETA超薄入门款)厚,不过稳定性比ETA2892好,这款日本机芯在ETA机芯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从来没有资料显示朗坤使用过海鸥机芯,朗坤所有表款的机芯都会明确标注在官网和随表附带的机芯手册里,朗坤目前也从来没有在中国生产过一块手表。曾经国内有人买到过一块没有ETA机芯标识的aco表,怀疑是海鸥2130机芯,由此引发朗坤是否在它的ETA2824表款中部分偷用海鸥机芯的讨论,由于购买人不是通过正规国内代理购买,没有发票凭证,很难判断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德国除了被海鸥收购的英格索尔和一些中国老板在当地新建的表厂(比如优立时等)会使用海鸥机芯,稍微有点品牌知名度的表厂还没听说过有生产海鸥机芯的表款。
原创文章,作者:task520,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sk520.cn/2023/01/archives/01433126.html